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金融时报: 如报道不专业,则批评无底气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Got an anatomy exam soon?

Use the most efficient tool to learn anatomy and be prepared for your next exam like no one else. Make your anatomy learning experience an unforgettable one.
From our sponsors
如报道不专业,则批评无底气
Oct 25th 2013, 10:49

"请放人",新快报为该报记者陈永洲被拘的头版处理可以作为经典案例进入新闻学院课堂,这样赤裸裸的媒体与企业的直接肉搏战在"和谐"的中国确实不多见。

陈永洲数日前被长沙公安以损害中联重科的商业名誉罪跨省拘捕,"一忍再忍、无法再忍"的新快报不得不罕见地在头版以整版的篇幅公开呼吁"请放人"。

不幸的是,一个多月前,该报记者刘虎也被北京公安以诽谤污蔑罪跨省抓捕。在刘虎被拘前两天,我和他还通过电话,希望他关注另外一起公开审理的案件。此时,他正忙于处理重庆的举报事件无暇他顾,除了沉浸在网络反腐的紧张兴奋中,他似乎也闻到舆论空气中的不祥味道,两天后他即被抓捕。

有小道消息说,此次的网络整治风暴还没远没有结束,有关部门并没有旗开得胜鸣金收兵的意思,估计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陆续有人进去。

不同的是,刘虎似乎并未享受到同事陈永洲同样的待遇,新快报对于刘虎的被拘的反应显得过于低调。

细观背后的原因,性质或许确有不同。刘虎是利用微博反腐,属于个人行为,如指控失实,被控方报案公安介入似在情理之中,因此他受到的舆论同情显然要少很多。不过,北京公安至今没有公开报案的到底是谁。

陈永洲被拘是因为公开的新闻报道,属于职务行为。在目前警方还没有公布幕后细节之前,被外界普遍理解为这是企业借助于公权对记者舆论监督权的蔑视和侵犯,因此受到舆论的广泛同情。

两记者不同待遇的背后或许另一个因素也需要考虑,刘的举报对象是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等高官,而陈的批评对象是一家企业。一段时间以来,因网络整顿而产生的郁闷情绪终于找了发泄口。"不能骂官方难道不能骂企业",中联重科此举确可质疑。

不过,透过新快报记者被拘事件,有些问题需要引起媒体的警惕与反省。警惕的是大公司与新闻界的微妙关系,反省的是批评性报道的专业性。

前不久,娃哈哈老板宗庆后控诉媒体拉广告骚扰的微博,深受很多企业老板认同。但个别媒体在舆论监督报道中的利益私心,加深了企业认为自己是媒体报道的受害者的情绪。

尽管一些企业认为自己深受媒体所害,但对于类似中联重科动用警察的公权,介入处理舆论场上的"意见不同",我实在不敢苟同。因为陈永洲的报道是职务行为,如果有失实,首先承担责任的应该是媒体而非记者个人。

在中联重科看来,此次对媒体的异常之举也是"一忍再忍"的结果。但从公关的角度看,中联重科对媒体"忍无可忍"的反击,显然是个败笔。这也反映出目前企业的媒介素养上的普遍欠缺和公关知识的非常初步。

从中联重科事件中,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媒体在舆论监督报道上的私心与公权力对舆论监督的介入过度。

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的恶斗由来已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战场则是借助于不同"帮派"的媒体争夺舆论阵地。综观两家企业向来的缠斗风格,双方皆行事剽悍,手法狠准,这也充分体现了湖南人的性格特点。

从市场来看,三一重工被"逼""恨别长沙"出走湖南,中联重科先胜一筹。从舆论场来看,包括此前环球企业家及此次新快报的10余篇系列报道,都有明显偏向,三一重工扳回一城,这或许也是导致中联重科对媒体下手的原因之一。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媒体质疑的权利和边界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LSAT prep from HLS-educated instructors

LSATMax includes video lessons, unlimited personal attention & support, and over 6,000 real questions from previous LSAT's. Enroll for just $299.
From our sponsors
媒体质疑的权利和边界
Oct 25th 2013, 10:30

《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此前中联重科的报道被抓,以及《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陈锡周因报道衰败的温州房地产市场被网上"追杀"等一系列事件,正在把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媒体人曾经自我戏谑"赚卖白菜的钱,操卖白粉的心"。如今,这句话或许可以改为"赚卖白菜的钱,担卖白粉的险"。

"突如其来"的风险几乎皆因质疑性报道。公众一般把新闻分为正面报道(报道好消息)和负面方面(报道坏消息)两大类。不管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都是客观报道,即已经具有可靠的证据(甚至是达到司法意义上的证据要求)能够证明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这些报道一般不会引发争议或纠纷。

但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更是由于媒体和记者采访能力与手段的限制,媒体报道中"质疑性报道"的比例开始攀升。何为"质疑性报道"?笔者简单的界定是,报道的内容是"坏消息",但是媒体和记者并未拿到足够可靠的证据,而只是拿到了部分的证据,然后根据常识、经验、商业规律、财务知识等进行推理分析、援引第三方点评而采编刊发的文章。质疑性报道在被报道对象看来,往往认为是媒体或记者"故意找茬"。

媒体质疑性报道的权利何来?(是"权利"而不是"权力")目前,中国大陆尚无《新闻法》,当然,很多国家和地区也都没有《新闻法》。在中国大陆,关于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的权利的规定散见于国家有关部门的条例与文件等之中,但笔者认为,这种权利更是来自于社会与公众的自发认同。而"质疑的权利"无疑是"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权利"的应有之义。

对任何一个追求文明进步、民主法治的国家来说,媒体质疑的权利必须得到尊重与保护,因为这种质疑本质上是媒体在为社会和公众的利益扮演着"看门狗"的角色。与此同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的权利对于一个社会的价值早已有无数经典的论述。就中国大陆而言,财经媒体质疑上市公司的报道在广大中小投资者保护和证券市场的规范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因为是质疑性报道,所以难免存在不准确或出错。但即使出错,媒体和记者也不因承担严苛的法律责任甚至身陷囹圄。其逻辑如下。

首先,为何"质疑性报道"会出错?最核心的原因是媒体和记者获得真相的能力和手段是非常有限的。相比于司法、行政部门各种法定的调查手段和权力(不是"权利"),媒体和记者可谓非常"无能",大多只能是依靠亲身卧底、乔装打扮、私下打探、各种爆料、查阅大量公开资料去"无限地接近真相"。其中的艰辛和委屈每一位中国的调查记者都可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讲出一箩筐。在手段和能力都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却又要去揭露他人最不想让公众知晓的那些"坏消息",难度可想而知,出错也就在所难免。

其次,为何"质疑性报道"即使出错也不应承担严苛的法律责任?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新闻上的事实"和"法律上的事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律上的事实"顾名思义就是和真相事实相一致的,或者说有可靠证据加以证明的。而"新闻上的事实",在笔者看来,是指媒体和记者获得了符合其采编规范要求的证据,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检验与核实后而"自行确认的事实",即媒体和记者在此过程中尽到了勤勉与尽责的义务。无疑,"新闻上的事实"和"法律上的事实"有时是划等号的(那对媒体和记者而言是多么的完美),但也会存在着缝隙,甚至是错位。当出现"缝隙"与"错位"时,媒体和记者只要尽到了勤勉与尽责的义务,且无私利性诉求,那么就是"情有可原",应该"从轻发落"甚至是"免于处罚"。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京七条”暗示中国楼市调控新思路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Got an anatomy exam soon?

Use the most efficient tool to learn anatomy and be prepared for your next exam like no one else. Make your anatomy learning experience an unforgettable one.
From our sponsors
"京七条"暗示中国楼市调控新思路
Oct 25th 2013, 09:20

新一届中国政府终于打破对楼市调控的缄默。北京市政府本周出台"京七条",引发广泛关注,各参与方都希望从中揣摩上层意图。如果说"京七条"代表了新一届政府的调控方向,那么与此前几轮调控相比,最明显的差异在于,重点从"调需求"转向"调供给"。

10月23日,北京市住建委召开发布会,出台"京七条",其核心内容是"自住型商品房"政策。这一政策限定此类住房的价格低于同时段同品质的商品住房约30%,建筑面积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五年内原则上不允许转让,五年后转让所得收益30%上缴政府。北京市计划今年向市场投放2万套这类商品房,明年投放5万套。

近十年来,中国政府几乎每年都要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但效果甚微。无论是2005年的"国八条"还是2006年的"国六条"、2010年的"国十条",都贯穿着一个思路——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房价。抑制需求的办法无非是增加交易环节的税收、提高投机性需求的贷款首付比及利率,更激进的手段就是"限购"。同样,为了抑制土地价格上涨的速度,上一届政府的主要思路是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来源,迫使房地产开发商在资金压力下减少囤积土地,并加速出售已经完工的房子。

事实表明,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房价,难以奏效。尤其是控制房地产开发商资金来源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能抑制土地价格,但中长期看此举减少了住房供给数量,加剧了房价上涨的压力。

从"京七条"看,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借鉴了这些教训,把重点转向了增加供给。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又一特色,是关注地区间差异,发挥地方政府作用。过去的每一次房地产调控,都是国务院或建设部出台政策,然后由各地制定细则。而新一轮调控主要由地方政府唱主角。最先出台政策的城市是深圳,北京次之,估计上海、广州等几个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也会有相应动作,而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则预期不会有新政出台。

不部署全国统一的调控政策,是由当前楼市形势决定的。尽管从统计数据看,房价仍呈现全国普涨态势,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上涨速度和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截至三季度末,"北上广深"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都超过了20%,而大多数二、三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同比涨幅大多为10%左右。从销售情况看,"北上广深"出现了"日光盘",而不少三、四线城市的住宅出现了滞销。可见,地区间的差异决定了出台全国统一的调控政策已无必要。

尽管此次调控借鉴了过往经验,但我仍然对其成效抱谨慎态度:

一是,中国货币扩张仍然过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政府左右的,不是中国政府能够主宰的。只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持续,中国货币快速扩张的势头就难以结束,房价当然难以控制。

二是,不合理的土地出让制度。房价上涨与土地财政有直接关系。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规定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不能进入市场,只有地方政府才有资格出让土地。此项不合理制度导致地方政府成为土地的超级垄断者,土地价格一定是易涨难跌,房价当然就是水涨船高了。

美国的货币政策仍然充满变数,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变革同样充满变数。中国房价当然也存在变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责任编辑邮箱:tao.feng@ftchinese.com)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卡梅伦急于为中英关系趁热打铁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卡梅伦急于为中英关系趁热打铁
Oct 25th 2013, 07:45

当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踏上他期待已久的访华之旅时,他将骄傲地传达一个简单的信息:英国张开双臂欢迎中国投资。

卡梅伦希望在今年年底前收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访华邀请,以便为中英关系趁热打铁。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上周访华,期间宣布了数笔交易。

奥斯本与中方达成协议:两家中国国有企业将购入规划中的萨默塞特郡(Somerset)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电厂30%至40%股权,这巩固了英国给外界的一种印象,即它是对中国投资者最开放的西方经济体。

奥斯本还宣布了多项措施,为中资银行在伦敦开展业务提供更多便利,并参观了电信设备集团华为(Huawei)总部,以支持该公司在英国的巨额投资。

与英国的开放姿态形成对照的是,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对中国投资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出于对网络安全的担忧,美国一直禁止华为进入美国电信行业。

卡梅伦认为,英国能够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接纳中国投资。

官员们表示,尽管卡梅伦将向中国大肆吹嘘英国的开放,但这条信息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附加条件。

英国政府将依靠监管机构,严格审查中国投资者在安全和金融稳定上的隐患。

英国央行(BoE)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昨日表示,奥斯本邀请中国的银行到伦敦金融城落户,包括可能在伦敦设立人民币清算银行,但这并不表明监管机构对此会不闻不问。

卡尼在英国《金融时报》在伦敦举办的创刊125周年纪念活动上表示:"帮助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件有益全球的好事,与伦敦的历史作用相吻合。"

"但放心吧,英国央行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在国内也会履行好相应的职责。我们对于外国银行分支机构的风险偏好有多大,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它们在英国的经营是否被纳入了可信的'恢复和处置计划(RRP)'。"

他的谨慎表明,出访中国、"啦啦队长"式的大臣们与严格的监管者们,正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英国没有类似于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那样的机构,仅对试图收购防务和媒体公司权益的外资施加了一些限制。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否决了多次来自中国和海湾国家的投资。

一名英国官员表示:"我们不希望限制外资。"他补充称,美国和法国等国对于英国的开放程度惊叹不已。

中国两家国有企业购入欣克利角核电厂股权,此事在英国只产生了轻微的政治争议。

尽管卡梅伦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过此事可能带来的能源安全隐忧,但大臣们更担心的是英国过度依赖单一能源供应商,而非具体项目的外资持股。一位大臣级顾问表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中国以糟糕或危险的方法运行这个核电站,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核事务顾问安德鲁•拉热(Andrew Large)表示,中国企业将发现,在英国独立监管机构设置的核安全机制下工作将"非常困难"。

但价值160亿英镑的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进一步勾勒出英国政府的战略:把资金拿到手,然后让监管机构来确保投资符合英国标准。

目前在英国引起最大争议的中国投资项目,或许是华为与英国电信(BT)在升级英国电信基础设施上的合作。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中国央行回笼资金致货币市场利率蹿升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Got an anatomy exam soon?

Use the most efficient tool to learn anatomy and be prepared for your next exam like no one else. Make your anatomy learning experience an unforgettable one.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央行回笼资金致货币市场利率蹿升
Oct 25th 2013, 07:55

中国央行从金融体系回笼资金,导致货币市场利率蹿升,引发外界担心: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能重演今年早些时候震动全球市场的流动性紧缺。

中国短期流动性的关键指标——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在周五下午四时一度达到5.05%,为4个月以来的高点,较上周末高150个基点。

但分析人士表示,现在就担忧中国再次发生"钱荒"还为时过早,因为中国央行的收紧举措迄今仍较温和,并且主要是为了对抗海外资金的大量流入。

中金公司(CICC)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我们认为央行只是在对利差进行小幅收紧,总体上它是在维持中性的货币政策。这不会导致银行间拆借利率大幅上扬。"

今年6月,中国央行从中国经济中回笼资金,导致银行间利率短暂飙升至两位数,金融体系运转陷入停滞。之后,中国央行再度干预,有针对性地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

自那以来,银行间利率已稳定在相对低位,但信贷发放激增和海外资本大量流入使得投资者不得不面对中国央行的又一轮政策收紧。

中国央行上周表示信贷增速很快,暗示它可能即将收紧政策。

之后中国央行便从金融体系中回笼了少量资金。本周它连续三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随着此前的逆回购协议陆续到期,此举的效果等于从银行间市场净回笼了580亿元人民币(合95亿美元)。

此次回笼资金是货币市场利率升高的最主要致因。分析人士还提到了其他技术性因素,包括银行本周上缴财政税款,以及银行间市场启用新交易系统。

尽管中国央行在回笼资金,但市场资金供应仍然充足。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陆挺在简报中表示:"鉴于利率突然跃升,我们预期央行将采取行动稳定利率。"

除了货币市场出现波动外,昨天也有指标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内在实力。汇丰(HSBC)采购经理指数预览值(flash PMI)——一项受到密切关注的制造业调查初步数据——从上月的50.2升至10月份的50.9,达到7个月来的高点。

汇丰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这表明中国增长在三季度触底反弹后,四季度的复苏势头正变得稳健起来。这股势头很可能将在未来几月里持续。"

译者/刘鑫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媒体札记:三而竭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Book your hotel early for a discount!

You can reap the rewards with great discounts at participating Pullman, M Gallery, Grand Mercure, Novotel, Mercure, ibis and Formule 1 hotels.
From our sponsors
媒体札记:三而竭
Oct 25th 2013, 06:31

穷骨头、富骨头,中国媒体里还真有那么几把硬骨头。混杂着对陈宝成、刘虎被拘捕的宿怨,不愿再忍气吞声的中国新闻从业者将不请自来的长沙警察当作软肋,继续口诛笔伐。

今晨,又有新京报、北京青年报、辽沈晚报、钱江晚报、云南信息报、长江日报、今日早报等跟进报道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刑拘一事,所刊内容主体是中国记协官网昨天下午发布的最新声明:"中国记协对新快报记者被拘事件会继续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对此也很重视。我们希望湖南有关方面能够做出有司法依据的、令人信服的说明。"

昨天就已经摆出最大声援阵仗的河南商报再接再厉,除了继续头版伺候,还特意转载官方机构更进一步的表态:"24日上午,法制晚报记者从中国记协方面了解到,已经要求湖南方面了解并向其反馈情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相关方面的情况反馈。'记者队伍需要科学规范管理,还需要行业自律,以民事手段为主、刑事法律手段为辅,极少数情况下才可动用刑事司法程序,对记者队伍要慎用刑事司法程序。'记协相关人士说……24日,法制晚报记者从接近中宣部人士处了解到,中宣部表示'记者的正常新闻采访活动是受法律保护的',已经关注此事的进展。"

继昨日与新京报、京华时报三剑合璧引领舆论后,南方都市报今日再刊《损害商业信誉罪与诽谤罪为何易被滥用》,由杨支柱主攻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的不合理之处。华商报不甘人后,亦发表头条评论《陈永洲事件应立即回归法治轨道》。

活跃在微博上的@中国经营报、@南方都市报、@壹读昨天则是接力开展一项"立此为证"的对比反讽游戏。拼贴新快报"请放人"和"再请放人"的头版,注解文字却是离题万里的"中国不存在任意拘留、强迫失踪等情况"——前一天,联合国网站发布消息称,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组目前正在对中国人权状况进行第二次国别审议,中国代表团表示,"中国是法治国家,任何人不会因依法维护自身权利被处罚,更不存在所谓任意拘留、强迫失踪等情况"。

至于那些记者编辑开设的个人账号,更是无需使用春秋笔法。他们与中国互联网上的异议意见领袖合流,继续高举"程序正义"旗帜,死守"入罪标准"和"职务行为"这两项辩护理由。尤其是在发现诸多国外媒体都已有对新快报抗争官方的报道后,纷纷转发截图,附以自叹自怜。此外,长沙警方跨省拘捕时所使用的"奔驰商务车"也成为新的质疑对象,人们揣测这有可能就是由中联重科提供,属于"不打自招"。

在这轮风波中拥有"爆料"之功的@深蓝财经网还第一时间转发@马靖昊说会计《给陈永洲先生的一封信》,文中,这位财税专家完全不认同对新快报连续十几篇负面报道的动机猜忌,而是极尽嘲讽中联重科:"有问题的企业,就该被'损害'一下。好比,一个人是'坏'人,你指出他是'坏'人,确实损害了他的'信誉',难道批评错了吗?……中纪委来了,它难道真是奔着你这个小小记者来吗,它一定是奔着中联重科来的,就是调查你所举报的涉嫌国有资产流失、财务造假、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中联重科摆得平长沙,能够摆平北京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富士康:已削减在校实习生数量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Book your hotel early for a discount!

You can reap the rewards with great discounts at participating Pullman, M Gallery, Grand Mercure, Novotel, Mercure, ibis and Formule 1 hotels.
From our sponsors
富士康:已削减在校实习生数量
Oct 25th 2013, 06:37

富士康(Foxconn)表示,过去一年中,已将旗下各工厂的在校实习生数量减少一半以上。两周前,该公司承认,其一家在华工厂违反公司政策,让在校实习生加班和上夜班。

这家生产iPad和PS游戏机的制造商表示,2012年,其120万员工中有2.7%(也就是32400人)是在校实习生,这个比例在过去1年中已降至平均不到1.3%,而富士康的员工总数没有变化。英国《金融时报》无法独自证实这些数字是否属实。

劳工权益活动人士和一些客户呼吁富士康更紧密地监控生产线使用学生工的情况。以营收计,富士康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

富士康称,在校实习生的减少缘于"我们对生产体系和生产流程做了一些改变,因而实习生岗位减少了"。富士康又名鸿海精密(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ies)。

中国一些制造商表示,学生通过实习可以获得工作经验,有时候还可以在毕业后获得正式聘用。然而,有学生投诉称,为了获得学位,他们有时候被迫加班,工作跟所学专业也不对口,让这样的做法遭到抨击。

劳工权益团体表示,地方政府有时要求学校为当地工厂提供工人。在生产旺季,工厂可能需要临时工。

去年,人们发现,有年仅14岁的学生在富士康烟台工厂里工作。富士康随后承诺将展开内部调查。

在今年一份有关供应链的报告中,苹果表示,它将要求供应商报告实习生数量,以及它们与学校有哪些合作项目。

苹果在报告中说:"这些项目有些环节管理不当,实习生的季节性也导致供应商很难发现项目中的问题。"

今年早些时候,富士康的另一家客户惠普(HP)发布了新的临时工(包括在校生临时工)使用指南。

劳工权益活动人士和研究人员警告称,过去一年来,中国在校实习生和18岁以下童工的使用整体上未见显著减少。

译者/何黎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薄熙来案维持原判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Compare Hotels

Find great prices for amazing hotels wherever your next destination may be. It's simple to search 100+ sites at once!
From our sponsors
薄熙来案维持原判
Oct 25th 2013, 03:05

中国山东高级人民法院今日对前中共高官薄熙来案二审宣判,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

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因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9月22日被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薄熙来不服一审判决,在上诉期限内递交了上诉状,山东高院在上诉期满后决定予以受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美国情报机构“搞砸了”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Geek Squad from Best Buy

Get instant online support. We can fix computers, cameras, car technology and more. Talk to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情报机构"搞砸了"
Oct 24th 2013, 21:22

"我觉得政府这次搞砸了!"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如此评价奥巴马政府对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有关的一连串信息泄露所做的回应。

自从今年6月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首次披露机密信息以来,美国政府就一直坚持一套基本说辞:即从未对美国民众实施非法监控。即便新披露的文件戳穿了这一说辞的漏洞,美国政府也依然坚持自己的说法。

这种说辞的问题在于,它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方式来对待世界其他国家。或者正如扎克伯格所说的:"这种感觉就像'哦,真是好极了!'对于努力向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服务的企业来说,这可真是有帮助啊。"

泄密事件对华盛顿造成的影响尚不清晰。被人发现偷偷监视盟友确实是件尴尬的事,但泄密事件是一场逐渐消散的风暴,还是会对美国的声望和影响力构成持续的危害,官员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存在分歧。

美国官方最初的反应是,坚称NSA的行动不存在过错。NSA前任局长迈克尔•海登(Michael Hayden)在6月份一篇有关美国窃听欧盟(EU)办公室的报道刊出后表示:"首先:美国不从事间谍活动。"他补充称,美国宪法第四条修正案"并不是一项国际条约"。

此后美国官方的态度有所软化。当上月巴西因被曝受到监视而大为光火后,白宫声称其已意识到了相关报道"造成两国之间关系紧张",但美国"愿与巴西一同行动,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放软的表态没能取得成功: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f)还是取消了对美国的国事访问。

本周,一份声称美国政府大量收集电话通话数据的新报告激起了法国方面的抗议。美国政府的反应较以前似乎有了进一步让步。奥巴马在与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电话沟通时表示,这份报告"使我们的盟友对于这些情报能力是如何运用的产生了合理的疑问"。

可以公平地说,法国从华盛顿得到的同情最少。美法两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互相监视。在中国参与进来以前,美国曾经认为法国是窃取贸易机密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而美国也花费了很大精力跟踪法国在叙利亚以及伊拉克等国的行动。

巴西也算得上是一个特例,因为撰写大多数有关斯诺登报道的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在里约热内卢生活。他定期在巴西Globo电视台的《奇妙人间》(Fantástico)节目中出镜,这类似于让一名中国活动人士每两周一次出现在《60分钟》(60 Minutes)节目上,揭露中国政府监视活动的细节。

对于美国来说,真正的考验可能是墨西哥。作为被披露的监视对象,墨西哥受到的关注最少,但报道中透露的细节最令人震惊。今年9月泄露的一批文件显示,NSA收集到了墨西哥总统恩里克•培尼亚•涅托(Enrique Peña Nieto)还在候选人时期的手机短信。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上周报道称,美国还能进入墨西哥前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Felipe Calderón)的邮箱。

墨西哥的遭遇或许是一记警钟,因为墨西哥政府与贩毒集团之间的斗争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具有显而易见的影响。一名墨西哥资深外交官周二表示,披露的监视行为表明美国"滥用了墨西哥的信任",并补充称美国政府已承诺展开调查。

政治学家亨利•法雷尔(Henry Farrell)和玛莎•芬尼莫尔(Martha Finnemore)在最新一期《外交》(Foreign Affairs)杂志中撰文指出,斯诺登泄密事件正迫使美国在外交政策上"停止虚伪作态",当前华盛顿必须在"所有国家都从事间谍活动"的现实政治,与其关于透明和自由价值的说辞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斯诺登泄密信息在墨西哥激起的怒火导致该国政府限制在毒品贸易问题上与美国的安全合作,那么各界将不可避免地得出结论,即美国情报机构因为过于密切地监视盟友而"将事情搞砸了"。

华盛顿必须开始思考如何抉择。

译者/马拉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企业必须适应监管变化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Use GarageBand in Just 1 Hour

Learn to create music in GarageBand and become the Beethoven you've wanted to be. This online course is just $30.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企业必须适应监管变化
Oct 24th 2013, 21:22

生活可能不公平,甚至在并非不公平的时候也往往让人觉得不公平。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Centrica等英国能源企业明白这种感受。

由于民众日益不满,各国政府正在收紧针对政府支持行业的监管法规。舒适环境改变的结果无法预测,但很有可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痛苦。企业必须适应这些变化。

和以往一样,投资者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接受彭博电视(Bloomberg Television)采访时精辟地表达了这一点:"你不得不像一头暴露出喉咙认输的狼一样……你不可能获得胜利。"他指的是摩根大通很可能拿出130亿美元与美国联邦和州监管机构达成和解,但这话同样适用于英国能源企业。

如果说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摩根大通受到的处罚相对较轻。该行已拨备230亿美元支付法律和监管成本——这些资金足以让该公司达成上述协议,还能让其另行与贝莱德(BlackRock)和高盛资产管理(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等投资者达成和解。华尔街对杰米•戴蒙(Jamie Dimon)的银行受罚展现出的愤怒,不会延伸到自己的索赔努力。

与此同时,英国6大能源供应商正在与政客们角力,后者迫使它们付出耗费巨资、持续多年的努力,以便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代替燃煤发电,并提高能效。同时政客们还威胁,如果能源供应商将这些成本和其它开支转嫁给消费者,就会强制冻结价格并征收新税。

银行和公用事业企业抗议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不会有什么结果。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受苦的人们没有时间倾听企业的抱怨;他们根本不信任这些企业。就连戴蒙——在他的银行可能遭受刑事指控的情况下——也表示服输认罚。

企业认为的"公平"往往与消费者的认识不同,尤其是牵涉到提价的时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两个学者在近30年前首次研究了这种认识上的差异。

他们做了一项实验,向一组实验对象询问:一家公司在产品不足时应该怎么做?选项包括以最高价拍卖、抽签分配或者让消费者排队等候。结果大多数人选择了最后一项。只有4%的人认为拍卖(经典经济学认为效率最高的方法)是最公平的。

一直有愤怒的消费者因为基本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而举行抗议甚至爆发骚乱的事例,即便企业只是在转嫁批发成本。这些抗议包括19世纪60年代中叶美国南方因面包价格爆发的骚乱,以及最近苏丹因燃料价格上涨发生的骚乱。

甚至不卖主食的星巴克(Starbucks)也因为其咖啡在中国的售价高于美国、而且亚洲运营利润率较高而遭受媒体的抨击。《中国日报》(China Daily)的标题称:"星巴克不能为在中国的高价作出合理解释"。

按实际价格计算,英国燃气和电力价格自2007年以来分别上涨了41%和20%,而气候变化政策(包括对燃煤和燃气发电征收碳税)将增加供应商的成本。法国电力公司(EDF)已经获得保证,它在英国新建核电站的电价将是目前批发价格的两倍。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近日承诺"逆转能源账单涨势",而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承诺将强制冻结能源价格两年,同时前保守党首相约翰•梅杰(John Major)呼吁征收暴利税。当Centrica旗下子公司英国燃气(British Gas)企图在Twitter上为计划中的提价辩护时,招致大量愤怒帖子的回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睡眠非小事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Use GarageBand in Just 1 Hour

Learn to create music in GarageBand and become the Beethoven you've wanted to be. This online course is just $30.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睡眠非小事
Oct 24th 2013, 21:30

盖伊•梅多斯(Guy Meadows)曾在伦敦查令十字(Charing Cross)医院和皇家布朗普顿(Royal Brompton)医院睡眠实验室担任研究员。那时,他每晚观察那些有睡眠障碍、试图闭上眼睡觉的人。8年前,他觉得自己受够了:"我已经疲于观察人们睡觉。我一直在做轮班工作。我知道这对健康非常不利。"

然而,他的工作让他相信,在那些迫切要治好睡眠问题的人群中存在一个市场。现年36岁的他将自己描述为一个"受到一些干扰的正常睡眠者"(他有两个分别是3岁和1岁的孩子),他是一名睡眠咨询师,以讨论会和一对一咨询的方式帮助人们克服失眠。

为个人和公司提供睡眠建议是一个成长中的行业。正如梅多斯所说,长时间工作、对付不同时区的市场以及科技使得很多人"既累又兴奋"。"古人在田间用犁耕地的时候,他不会一会看看Facebook一会看看Twitter。他的大脑更加平静。而现在我们的大脑如此亢奋,以至于睡不着觉。"

他的口头禅是 "睡眠最好的人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睡着。而失眠的人事儿最多。"他说他的客户经常躺在床上这么对自己说: "我都跑了半程马拉松,也没有沾咖啡和酒,但我还是睡不着。"他的方法就是教人们"别让睡觉这件事在脑子里纠结"。

包括谷歌(Google)和消费品集团宝洁(Procter & Gamble)在内的一些公司也在投资于睡眠,从提供讲课到培训人力资源经理指导员工改善睡眠习惯和卫生。他们的建议包括将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放在一边,按时上床睡觉。睡眠咨询师还就有助调节褪黑激素的灯具或海外旅行的最佳时间安排提供咨询。

梅多斯说:"雇主可以通过看一看轮班工作安排,并让经理人意识到长时间工作文化的危险,来帮助改进这些安排。"

轻松入睡非常有吸引力,因此梅多斯还与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途易(Tui)以及汤姆森(Thomson)的营销部门合作,将睡眠融入他们的品牌信息。

《有睡眠才会成功》(Sleep For Success)一书合著者丽贝卡•罗宾斯(Rebecca Robbins)正在与纽约本杰明酒店(New York Benjamin Hotel)合作,担任该酒店官方睡眠咨询师。这家豪华酒店还提供枕头"菜单"、催眠食物以及睡眠保证。

即将拿到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睡眠研究博士学位的罗宾斯,曾给银行和科技公司做过演讲。她说,虽然首席执行官宣扬睡眠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改变一个公司的文化,但带来主要变化的还要靠公司中低层管理人员。她说:"团队主管可以观察到员工的疲劳。他们可以改变焦点,注重上班时间的工作质量,而不是加班打消耗战。"

南希•罗思坦(Nancy Rothstein)在睡眠健康方面向雇主提供咨询并开展讲座。她认为,随着经济的改善,企业也开始将睡眠看做福利的一部分。"很多企业往往注重健康和饮食,却忽视了睡眠。但是,锻炼的影响其实没有睡眠那么明显。"

罗宾斯也认同:"人们往往认为睡觉是懒惰的表现。而我们往往被鼓励去健身房来提高生产率。实际上,大部分人每天都需要增加一个小时的睡眠。"

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睡眠医学部(Division of Sleep Medicine)执行主任罗素•桑娜(Russell Sanna)也认同这种观点。"现在雇主还不相信睡眠对于最佳表现很重要。大多数时候,企业高层没有将睡眠看作一项绩效资产,这确实具有重大影响。主流的文化观点是'睡觉是失败者的事'。"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中国保障房乱象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保障房乱象
Oct 24th 2013, 22:08

他们没看见那名带着一袋子螃蟹的男子是怎么进来的。这名男子戴着一副硕大的飞行墨镜,步入中国东部城市南京的房地产博览会,温和地表达自己的抗议。

他用绳子牵着6只螃蟹,每只螃蟹壳上贴有"高地价"和"高房价"字样。他的同伴展开了一幅大标语,上面写着:"高房价横行几时休?"。螃蟹四处爬行,暗喻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肆意横行"。

与中国偶尔演变为暴力事件并导致防暴警察出动的抗议活动相比,这名男子的行为要温和得多。他和进来时一样,悄然离开了展厅。现在他的身份依然是个谜。

但这种幽默的抗议无法掩盖问题的严重性。在过去十年时间里,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上涨了近4倍,房价或许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经济方面,人们担心中国房地产已经出现泡沫,而泡沫最终会破裂,这将会引发一场金融危机。社会方面,人们普遍对高房价感到不满,而房价的持续上涨只会引发更多的不满。

中国政府显然意识到了这两种风险。今年3月,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其上任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承诺要调控房地产市场——这有些像其前任,温家宝也曾屡次承诺要调控房地产市场。李克强表示,这将会"惠民生、促发展"。

然而自他发表讲话以来,房地产市场仍然不乏疯狂。中国主要城市房价同比上涨了近20%。关于房价上涨有各种不同的解释:首次购房者被压制的需求、资本流入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都起到了作用。

但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的话,将会让中国政府十分尴尬。中国政府为楼市降温的核心举措是到2015年建造3600万套保障房,但现在该政策露出了失败的迹象。保障房政策没有成功遏制房价上涨,相反却成为腐败的温床,并加大了业已负债累累的企业和城市的财务负担。中国的保障房政策存在严重偏离正轨的风险。

广受诟病的是3600万套的目标,因为并不严谨的保障房定义使其实际在建数量被夸大。但即便只实现一半目标,数量也接近中国过去5年住房建造总量的一半,这是令人赞叹的成就。瑞信(Credit Suisse)分析师杜劲松说:"建造并非最大的问题。中国人擅长盖房。最令人担心的是你如何能确保公平而高效地分配保障房。"

南京的计算机程序员周永利(音译)等需要保障房的人仍然很难买到保障房。这位说话温和的26岁男子说道:"你必须与政府有关系才能买到,而我没有关系。"他现在在远郊租了一个单间,每月租金700元人民币(合114美元)。"我甚至不敢考虑买商品房。现在是泡沫经济,价格太高了"。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有关系的人才能买到保障房,这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也反映了一些事实。售价仅为30万元人民币(合4.9万美元,不到市价的一半)的保障房非常吸引人。今年早些时候,中国郑州市某区房管局原局长涉嫌非法拥有约29套住房(其中至少11套是保障房)而被拘留。中国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直言不讳地指出,官员们轻易地积累了数十套保障房,拿走了本来为弱势群体建造的住房。

今年8月,中国国家审计署对保障房腐败的规模做出了估计。它表示,去年有58亿元人民币的保障房资金被挪用,利用不实资料、以不公平手段获得保障房的达11万户。与该计划的整体规模(去年拨付保障房项目的资金高达8800亿元人民币)相比,这些数字并不算高,但中国很少会进行全面审计,因此人们认为所发现的问题仅是冰山一角。

作为反腐的措施,加强审查本身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建造保障房的开发商们表示,在审查保障房实际购房资格的问题上,地方政府有时表现得过于强硬。按销售额计算,万科(Vanke)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其在南京东南部偏僻地段建造的大型楼盘接近完工——该楼盘将会容纳约4万人居住。在这座拥有800万人口的城市中,今后6个月将有四个类似规模的楼盘准备好迎接住户,万科的楼盘是其中之一。尽管价格便宜,但需求却出奇地疲弱。在万科楼盘工作的一位工程师王力(音译)表示:"政府真的想把这些房子出售给低收入民众,但真正符合规定的家庭,购买力却非常低。"

为了降低成本,万科推出了创新,比如卫生间使用塑料模具,并借鉴飞机上卫生间的风格。这些模具由工厂大量生产,结实耐用且安装费用也不高。但考虑到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保障房的基准价格仍然要每平米4000元人民币左右。王力表示:"对那些有资格购买的人来说,这仍然是天价。"

即使价格合理且排除贪腐官员染指,保障房还面临另一障碍:许多项目的地段都很偏僻——那里的地价要低得多。瑞信的杜劲松表示:"如果项目不错,它就会被分配给官员和朋友。如果项目不好,位置非常偏僻,那么没有人会提出申请。"中国知名杂志《财经》(Caijing)今年8月对全国的保障性住房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许多项目的空置率约为20%,有些甚至过半,主要原因是位置偏僻和交通不便。

对那些已经住进保障房的人来说,各种不便是为廉价房做出的小小牺牲。45岁的张静(音译)脸色蜡黄,由于肾病而无法工作。她笑容满面地说,自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去年张静拿到了南京岱山保障房片区一套廉租房的钥匙。租金极为便宜,每月仅为73元人民币。张静大笑着说:"这是让共产党执政的好处。我告诉你,我不是党员。"

但张静只是个例。在庞大的岱山保障房片区,只有3栋小楼用作廉租房。张静的邻居绝大多数是在位于城中心的老房子拆迁后被强行安置到这里的。由于从岱山到市里大约有一小时的车程,因此这里许多楼房都空置着。

乐观者认为,目前否定中国的保障房政策还为时尚早。由于大型开发项目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目前第一批保障房中许多才刚投放市场。

万科在南京开发的可容纳4万居民的楼盘,资金本来应该大多来自预售收入。因此,由于需求不旺,开发步伐也相应放缓。但王力表示,南京市政府帮助弥补了缺口,他们另外发行债券为开发商提供了大量资金,同时放松了购房者的资格限制。

王力说:"南京市政府此前从未开展过这么大规模的住房项目,也不完全清楚如何管理。在万科,我们也从未做过这么大的项目。因此前两年非常艰难。但现在我们全都感觉熬过来了,情况正一点点地好转。"

在公开场合,房地产开发商一直热心地支持保障房项目。在多年收获丰厚利润之后,建造保障房既有利于他们维护公共关系,又有政治上的必要。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hixia Development)董事长陈兴汉表示:"南京市政府规定,我们的住房项目毛利率不能超过3%。这是非常低的。你们看,开发商也是会有高尚胸怀的。你真的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去做这类事情。"栖霞在南京开发了一个大型保障房项目——其为3.6万居民设计的"幸福城"项目即将竣工。干练好胜的陈兴汉自豪地说,该项目获得了二星级"绿色建筑"认证——普通开发项目很少会获得这种质量认证。

但是房地产公司从事这些有益社会的事可能面临巨大的压力。栖霞今年一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从2012年初的不到90%,上升至114%,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今年8月,中国国家审计署对包括栖霞在内的数十家开发商进行了谴责。该公司以保障房的名义申请了1.5亿元人民币银行贷款,后来却用来偿还商业开发贷款。陈兴汉表示,这只是工作人员失误,他们发现之后立刻进行了整改。

国企中冶置业(MCC Real Estate)也曾是中国最大的保障房开发商之一,如今却避开保障房业务。2011年年底,中冶同时在建的保障房项目有50个,计划投资510亿元人民币。但当这些项目完工的时候,该公司却发现包括南京在内的众多地方政府要么无力、要么不愿按照先前的协议付款。结果是今年上半年中冶的长期应收款(反映外部欠公司的债务)增加三分之一,至310亿元人民币。中冶去年末宣布有意退出保障房业务,称其为"低回报率的资产"。

在中冶开发的南京莲花新城项目,下一期的混凝土地基荒废在那里,这是其大力推进保障房失败的结果。

在位于南京南部远郊的岱山保障房楼盘,25岁的杨悦真(音译)用婴儿车推着孩子,来收快递员送来的包裹。杨悦真早先与公婆挤在一个一居室里,购买保障房是她的家庭"踏上陡峭的房产阶梯"的唯一途径。但这里生活极为不便。只有很少的人搬到岱山,因此附近没有大型商店。杨悦真通过网购来满足自己的大部分需求。她说:"这个楼盘就是太偏僻了。"

她的丈夫骑电动车一个多小时去市里上班。南京市政府已经承诺,最终将会开通两条地铁通往岱山,不过现在这两条地铁均未开工。杨悦真说:"当地铁全部开通后,这里将会很不错。只是我们不得不等待一段时间。"

保障房去哪了?

3年前中国政府推出保障房项目时,人们怀疑到2015年底建成3600万套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各个城市行动迟缓,不愿给建设提供资金,开发商也不想参与其中。

保障房项目从2011年启动,到当年年中,破土动工房屋数量仅达到全年目标的三分之一,而当年目标是新房开工1000万套。

但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明确表示,这一目标是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一项重要标准。于是,各个城市突然开始投入保障房建设,年度建设目标自此再没受到过质疑。到今年9月底,已完工或正在建设的保障房达2400万套,中国似乎完全有望实现目标。

真的吗?房地产经纪公司中原集团(Centaline Grou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刘渊表示:"官方数据中算进去的保障房与我们所认为的保障房含义差别很大。我们所讲的保障房,是指供应给无房且无力购房者的房子。"

住建部表示,逾40%的"保障房"实际上只是提供给拆迁户的新房子。拆迁户原有的房子被拆掉,建起了公路、办公大楼以及其他建筑。

地方的数据统计分析更加模糊。某些房子只要价格封顶到现行市价的80%就可以算作保障房,这一水平只要在估价时动动手脚就很容易达到。

一名房产分析师匿名表示:"考虑到信息披露模糊不清,政府在名义上达成目标将是毫不费力的。现实是,很少有房子能够到低收入人群手中。"

董慧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法国足球界拟“罢踢”抗议75%所得税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法国足球界拟"罢踢"抗议75%所得税
Oct 24th 2013, 21:31

自当选法国总统以来,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一直在努力避免激发法国人的罢工倾向。

但现在,他可能迎来持续整个周末的最出乎意料的一场罢工。法国的足球俱乐部吩咐球员拒绝出赛,以抗议奥朗德的75%收入税政策。

法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联盟(UCPF)主席让-皮埃尔•卢韦尔(Jean-Pierre Louvel)昨天愤怒地指责该税"不公、歧视",有可能严重影响财务状况不佳的俱乐部。他表示:"法国足球面临着生死存亡。"

这场史无前例的罢工将导致11月最后一周的比赛全部取消,并对奥朗德提出全新挑战。奥朗德民意支持率极低,难以走出驱逐一位罗姆族女生及其家人所引发的激烈争议。

75%收入税的政策是奥朗德参选时的重要承诺,定于明年实施。雇主必须为年薪100万欧元以上的个人缴纳该税,为期两年。

UCPF坚持认为,该税将对法国俱乐部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尽管富有的外国买家近期为巴黎圣日耳曼(Paris Saint-Germain,见上图)和摩纳哥(Monaco)注入巨资,但法国俱乐部仍大多处于亏损状态,难以和西班牙、英格兰、德国和意大利俱乐部争夺球员。

各俱乐部表示,这项税务每年总共将耗费它们4400万欧元。它们表示,各俱乐部和球员去年总共缴纳了7亿欧元的税款和社会贡献,超过了俱乐部的电视转播权收入。"我们已经是欧洲税负最重的联赛,而且其他联赛的水平已经大大强于我们了。"

译者/徐天辰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新快报》再次声援被拘记者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Use GarageBand in Just 1 Hour

Learn to create music in GarageBand and become the Beethoven you've wanted to be. This online course is just $30.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新快报》再次声援被拘记者
Oct 24th 2013, 21:38

一家中国报纸史无前例地公开呼吁警方释放被拘记者,并连续第二天在头版要求还其自由。

周三,广东《新快报》做出了令媒体专家震惊的举动,它在头版发表题为"请放人"的社评,要求释放该报记者陈永洲。周四,它又在头版用大号字体打出"再请放人"。

该报称,湖南省会长沙的警方上周因陈永洲撰写指责中联重科(Zoomlion)欺诈的报道而拘留了他。中联重科是湖南省政府部分持股的一家大型工程机械公司,它此前曾否认这些指责,但在周三拒绝进一步置评。

长沙警方称,陈永洲因"损害商业信誉"而受到调查,但没有提供详情。

《新快报》此举的背景是,中国对新闻自由和社交媒体展开压制,同时国家主席习近平似乎在试图铲除共产党内部的的腐败行为。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的中国问题专家阿莲(Maya Wang)表示,陈永洲被拘对反腐败努力"提出了疑问"。但她补充称,《新快报》有可能得到中央官员的支持。

阿莲表示,《新快报》连续第二天在头版打出标题声援,"可能表明报社估计湖南省和地方政府得不到更广泛的支持",因此它得以更自由地表达。她表示,另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是,中国媒体监管机构和中国记协也一反常态地表示对此事关切。

在新浪微博(中国的微博服务,类似于Twitter)上,包括一些官方媒体在内的用户普遍支持陈永洲。官方的新华社表示,"损害商誉"的说法"存在争议",并呼吁警方"拿出更多证据,否则就放人"。

但尽管有人暗示称,《新快报》可能得到了中央政府的一些支持,但另外一些迹象显示,党担心公众行动失控。

一名知情人士称,宣传部官员周三命令《南方都市报》(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不要报道任何有关此事的新闻。《南方都市报》也是广东的一家报纸。

《南方都市报》决定曲线突破禁令,就此事发表了一篇社评。该名人士称,尽管审查官员反对,但《南方都市报》在略微做了改动后,还是完成并发表了社评。该社评指责长沙官员滥用政府权力。

译者/何黎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沃尔玛计划在中国新开110家门店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Use GarageBand in Just 1 Hour

Learn to create music in GarageBand and become the Beethoven you've wanted to be. This online course is just $30.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沃尔玛计划在中国新开110家门店
Oct 24th 2013, 21:39

沃尔玛(Walmart)将在中国新开至多110家门店。这家全球营收最高的零售商过去一直难以提高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回报率。

沃尔玛、家乐福(Carrefour)和乐购(Tesco)等国际零售商近年在中国都经历了成长的烦恼。它们试图将城市消费者支出增长转化为可持续的利润。

目前在中国拥有400家商场的沃尔玛,希望扭转购物者人数下降的局面。该零售商计划未来3年期间在较小的城市开店,让更多进口食品上架销售,并且建立配送中心以确保农产品新鲜。

这家美国零售商在新兴市场各地遭遇到了种种监管和基础设施问题。过去18个月里,整个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本月早些时候,沃尔玛在印度放弃了与一家当地合作伙伴成立的合资企业,原因是受不了印度针对外资的种种限制的桎梏。有关沃尔玛在墨西哥为了开店而行贿的指控,正受到美国有关部门的调查。

在中国,沃尔玛被迫调整其针对美国购物者(倾向于每周一次性搞定食品购买)的战略,以适应中国消费者每天购买几样新鲜食品的偏好。中国购物者每次光顾的支出平均不到25美元。

"在中国,对我们最重要的领域首先是让我们的新鲜食品部门按照适合顾客需求的方式运作,"沃尔玛中国首席执行官高福澜(Greg Foran)表示,"我看到太多的顾客不得不去检查我们的产品。"

在开新店的同时,沃尔玛也计划在未来3年里关闭15至30家店,其中有不少是收购而来的,或是在上一轮匆忙扩张期间开设的。

上周,沃尔玛国际业务首席执行官董明伦(Doug McMillon)表示:"为了推动增长,我们曾接手一些店址和一些布局,现在我们感到后悔。"以净数量计,沃尔玛在中国的商场数量将增加70至80家。

西方连锁企业在中国面临种种问题,从本土商场的竞争和缺乏合格员工,到参差不齐的基础设施以及缺乏可靠的冷藏配送网络。

在中国比较富裕的各大城市,超市和大卖场已经占据80%以上的市场,因此较小的城市会有更大的扩张空间。

"国际商家在挤入较小城市方面迄今做得不怎么样,因此这是沃尔玛必须迈出的一步,"康塔瑞韬(Kantar Retail)常驻上海的分析师Oceanne Zhang表示。

译者/和风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港交所酝酿改革以接纳更多IPO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Use GarageBand in Just 1 Hour

Learn to create music in GarageBand and become the Beethoven you've wanted to be. This online course is just $30.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港交所酝酿改革以接纳更多IPO
Oct 24th 2013, 21:59

香港交易所(HKEx)掌门人呼吁就特殊股东权利展开市场咨询。此前香港错过了阿里巴巴(Alibaba)价值逾600亿美元的上市交易,原因就是该公司的治理体系(管理层要求有权提名董事会的大多数董事)不符合香港股市的监管要求。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Charles Li)表示,公众利益既包括保护投资者和崇扬法治精神,也应该包括发展市场、确保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长期核心竞争力。

"对于香港而言,丢掉一两家上市公司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丢掉整整一代创新型科技公司就是一件大事,而未经认真论证和咨询就错失了这一代新经济公司更是一大遗憾,"他在自己的博客《小加网志》写道。

不过,他补充称,特别考虑应当只给予有限及明确界定类型的企业,同时还必须确立安全保障,比如最小流通量、市值或创始人所持股份。

很多市场参与者希望有一场公开咨询,据一名资深市场人士透露,明年初可能会发起一场这样的咨询。不过,对修订规则具有最后决定权的香港证监会(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预计将难以被说服——除非有一套严格界定的标准,明确特殊权利如何适用、适用对象是谁等等。

上月,阿里巴巴放弃在香港进行巨额首次公开发行(IPO),因为香港上市主管部门不接受该公司的要求,即允许一小撮高级管理人员提名董事会的多数成员。该公司创建这个不寻常的架构,是为了在香港这个不允许双层股权的市场设法保护集团管理层的长期战略利益。在双层股权的架构下,两类股票的投票权不同,美国科技公司如谷歌(Google)等采用的就是这种架构。

目前阿里巴巴正筹备在美国上市,据该公司介绍,纳斯达克(Nasdaq)和纽约证交所(NYSE)均证实,它们将接受其不寻常的管理架构,尽管该公司也在与伦敦证交所(London Stock Exchange)洽谈。

知情人士称,早在阿里巴巴提交申请之前,香港交易所和负责审核上市申请人并制定上市规则的上市委员会(Listing Committee),就已经在考虑就特殊股东权利举行一场公开咨询。

香港曾拒绝希望采用双层股权架构的曼联(Manchester United)在港上市,这支俱乐部最终在美国上市。同时,中国其他科技企业,比如在美国上市的百度(Baidu),仍热衷于在香港第二上市,但因其双层股权架构而无法实现。

李小加写道,在香港这样一个制度和诉讼文化都没有美国强大的市场,授予特殊权利只能是适度的,而且"创始人的控制权大小必须与市场的制衡和纠错机制相匹配,以减少创始人因错误决策或滥权对公司和其它股东带来的损失"。

李小加称,这件事不是关于某一家上市申请人或从某一笔上市交易中可能挣得的费用,而是关于选择一条未来的道路及其伴随的全部责任。有关各方需要有开阔的视角,并基于理性的判断作出决策,为此需要"一场有智慧的讨论,聚焦于问题的实质和观点的论据"。

译者/和风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