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4日星期一

金融时报: 美国三位学者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Refresh your vocabulary.

Learn a new word everyday by subscribing to Word of the Day. A great tool if you're studying for the GRE, GMAT or LSAT, or simply want to enhance your lexicon.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三位学者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Oct 14th 2013, 14:17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Eugene F.Fama)、拉尔斯·皮特·汉森(Lars Peter Hansen )和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以表彰他们在资产价格经验分析方面的贡献(for their empirical analysis of asset prices)。

这三位美国学者因其对股票、债券等资产价值随着时间变化的研究而获此殊荣。诺贝尔委员会的这个决定致力于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核心宏观经济讨论。

尤金·法玛来自芝加哥大学,他认为在于股票在短期内非常难以预测,新信息的流入很快会反应在股票价格上。法玛也被称为所谓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之父,该假说在2008年前后股票市场遭遇巨大波动后广受批评。

而来自耶鲁大学的经济学者罗伯特·席勒的学说则与法玛的理论相反,他认为股票价格比公司分红更容易发生波动。席勒最知名的贡献是月度凯斯-席勒房地产指数,这一指数通过衡量全美各个城市的房屋价格得出。席勒也是少数曾在2008年经济危机前预测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学家之一。

拉尔斯·汉森是芝加哥大学贝克尔-弗里德曼经济研究所( Becker Friedman Institute )的联合创始人之一,1982年他发现了一种能够评估资产价格、消费、书序和投资的统计模型,这一统计模型尤其能够适用于决策者面对难以预测的环境时。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美国衰退不利中国崛起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Book your hotel early for a discount!

You can reap the rewards with great discounts at participating Pullman, M Gallery, Grand Mercure, Novotel, Mercure, ibis and Formule 1 hotels.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衰退不利中国崛起
Oct 14th 2013, 09:15

中国崛起是美国制造的。且不提中国人民的聪明勤劳,正是因为借助了美国设计并建立的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国才有可能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今中国政府有理由忧心忡忡。美国既然能打造出这套体系,就能毁灭它。

美国政府的财政僵局招致中国的尖锐批评。中国明确告诉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和国会的共和党人,希望美国承担起其全球责任。在这些言辞背后隐藏着严重的担忧。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了。一旦出现另一场冲击,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就可能降到6%或7%以下,而这一增速是中共认为保证其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底线。

现在已非美国权力和声望的巅峰时刻。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变化以及愿意与伊朗对话,让传统的阿拉伯盟友愤懑不已。土耳其选择了一套中国的防空系统,而没有采用美国的;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抱怨奥巴马对巴勒斯坦和伊朗的态度太过软弱。这些国家自身都曾犯下大量错误,但中东对美国的质疑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由于美国政府关门,奥巴马被迫缺席了在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和在文莱举办的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他的缺席以及华盛顿正在上演的财政闹剧,让人们很难相信美国政府大肆吹嘘的"重心转移到亚洲"政策。现身这一地区很重要,但奥巴马把舞台让给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就习近平而言,他对美国政策走向有三层担忧。前两层担心很严重,但都是周期性的。第三层担心就很危险了——结构性变化威胁到中国的中长期经济前景。

中国政府当前的担忧是,财政僵局无休止地拖延下去会让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导致市场失控。如果全球储备货币的持有者无法(或者未来无法)按时偿还其债务,全球金融体系有什么未来?中国无法轻易地从美国违约中脱身。

让中国政府心烦的第二个问题是,美元持续疲软,正在降低中国所持巨额美国国债的价值。2013年7月,中国持有美国近1.3万亿美元国债,从而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官员长期以来一直抱怨美国用通胀来缩减债务,把经济调整的负担转移到美元持有大国头上。他们对此无能为力。美国对这种抱怨的回应是耸耸肩,意思是没人让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债务也可以去任何地方。

不过,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美国政策的第三个方面:美国的角色转换,即不再扮演基础广泛的多边规则的担保人,而是选择与朋友结成小规模同盟。美国正在逐步退出其自二战以后创立的自由秩序。

这套秩序让西欧从废墟中站起来,保障了美国的霸权地位,面对苏联威胁时巩固了西方同盟。美国的国家利益完全与其作为全球头号经济大国的责任相一致。对德国、法国、英国和其他国家有利的事情,对美国同样有利,而美国需要强大繁荣的盟友。

正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的阿什利•泰利斯(Ashley Tellis)在本周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在巴林举办的一场会议上所言,战后经济格局如今正在分崩离析。美国当初没有料到,大部分新兴大国(尤其是中国)也会从以美国为首的这套体系中受益。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欧盟各财长将讨论疲弱银行纾困良方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欧盟各财长将讨论疲弱银行纾困良方
Oct 14th 2013, 08:09

本周,欧盟(EU)各国财长将围绕为欧盟金融体系设置的公共安全网发生碰撞。目前有些新的提议主张,应允许欧元区纾困资金在援助陷入困境的银行的同时,不向这些银行所在的国家附加苛刻的条件。

为困境中的银行提供公共支撑,是欧盟改革议程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它将考验德国将在多大程度上承担分担银行以往过分行为的损失,并将德国与未来在银行业联盟之下发生的银行倒闭的成本相绑定。

英国《金融时报》看到的一份机密文件显示,一些新的选择将呈交给今明两天举行会议的各国财长,其中包括支持有担保的国家处置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规模为5000亿欧元的欧元区纾困基金)提供信贷额度或直接贷款。

这类支持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手段,目的在于打破疲弱银行及其所在国债务不断增长的恶性循环,以最终缩小欧元区各国之间在企业借贷利率方面的巨大差异。

通过国家层级或欧盟层级的处置基金提供担保或输送ESM贷款,可帮助破产银行所在国避免ESM贷款通常附加的那种不受欢迎的经济政策限制。因为向处置基金提供资金的是银行而不是由纳税人,此举还可防止这类贷款推升破产银行所在国的债务规模。

官员们在这份文件中建议道:"为了帮助减少疲弱银行与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系,可以探索让ESM直接向国家处置基金提供过渡性融资的可能性。"他们补充称,将由银行业而不是由成员国来偿还相关资金。

10月10日呈交给各国财长的"议题文件"中概述的这些选择,旨在填补2018年左右到2025年的融资缺口,计划中的银行业联盟机构将在这段时期走向成熟。它还意在解决向加入银行业联盟的非欧元区国家提供支撑的问题,可能是通过组建ESM分支来实现。

今明两天的会议上,各国财长还会收到一份关于明年向欧洲央行(ECB)主导的银行健康测试提供支持的简报。在这件事上,德国也在反对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提出的在2015年前组建共同基金的要求。2015年时,很可能需要展开资本重组。

上周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在发给成员国的一份警示中称,资产负债表评估的有效性将"取决于能否在必要之时向实施资本重组的银行提供必需的安排,包括通过提供一种公共支持。"他补充说,这些"安排"须在欧洲央行完成这项评估前落实。预计欧洲央行将在2014年11月完成评估。

除了分担银行破产损失面临的政治阻碍,现在还有一些潜在的法律障碍会增加部署ESM的难度——至少在不修改创建条约的情况下是如此,而修改需要各成员国一致通过。

向国家处置基金发放的直接贷款也面临这个问题,尽管文件暗示当前的规则可能已很充分。官员们写道:"必须检查与ESM当前法律框架的兼容性以及债务记录的统计意义。"他们还补充道,会计规则可能意味着,向处置基金发放的贷款会推升主权债务水平。

另一个颇具争议的议题是,将ESM的支持对象延伸到银行业联盟的非欧元区成员国。

官员们写道,直接或间接资本重组"可能会通过ESM的分支来实现",非欧元区成员国承诺向这个分支提供资本。而向非欧元区处置基金提供的过渡性融资,"显然不在现行条约的适用范围内"。

译者/王慧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一名大陆留学生看陆台学生的“敌意”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一名大陆留学生看陆台学生的"敌意"
Oct 14th 2013, 10:05

新学年开始了,英国的大学都在举办各种迎新活动。上周四不仅是我们学校的新老生见面会,碰巧也是台湾"中华民国"的第102个国庆节。白天校园里有台湾同学们的各种庆祝活动,而晚上当我打开Facebook时,里面亦是热闹非凡。

故事源自我的办公室室友新发的一张照片。她也在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读博,同时还兼任本校台湾学生协会的会长。平时的她既热情友善又博学健谈,而这次却好像被什么事儿给激怒了——用图片下她自己的话说叫"战意高涨"。

原来是在下午的博士生交流会上,她又一次碰到初来乍到的中国留学生,对方劈头就问"Are you Chinese?"(你是中国人吗?)她立刻"反射性"地回了:"No, I'm Taiwanese."(不,我是台湾人。)她还强调当天她特意穿上了一件写有TAIWAN字样的纪念T恤。接下来小伙伴们的各种评论、吐槽数十条,诉说着各种"糗Q"和身处"敌营"(有发言者正在或曾经在中国大陆做实习或田野调查)的义愤。我本来很想介入其中,用自己三年前刚来英国时的亲身经历向他们解释:其实这些初来乍到的大陆留学生问另外一个亚洲模样的人是否是中国人,多半仅仅是一个友善的开场白而已——他们只是想暂时抛开自己蹩脚的中式英文(Chingish),然后换上亲切的母语和你们自由交谈,只是想认识新朋友,或向学长学姐咨询、请教而已;总而言之,绝无恶意,更和政治摊不上边——哎,你们大概真的想太多了。可是,在当时的情景下,我担心自己打出来的简体字会像锥刺一样激发出更浓的"战意",然后沦为众矢之的惨遭修理。此时选择沉默与思考似乎更为明智。

我本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陆中国人,自幼生长的环境使我对祖国的热爱毋庸置疑。但另一方面,多年的人文教养使我更习惯于以中立的预设立场倾听各种不同甚至彼此攻讦的声音,同时政治科学与历史学的专业训练又迫使我对所有观点保持同等的戒心与普遍的怀疑。正是这种相对开放而理性的心态,使我和其他类似的中国留学生能够有幸结识不少台湾朋友。我不敢保证我们之间都有非常深的了解或交情,但至少单方面说,我们都非常乐意不带偏见地倾听他们的看法,平等而友好地交流。至于容易引发争执的敏感问题,大可默契地存而不论。

事实证明这种交流是极有裨益的:从他们那儿,我们了解到有关"千岛湖事件"的不同叙事,也听到了普通台湾青年对1999年9·21大地震和2003年SARS非典疫情中北京所作所为的愤懑和怨念。这种感性认知不仅让从事中国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的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沟通平台。可即便如此,另一些令大陆学生尴尬、不悦甚至愤怒的人与事仍时时袭来,在此就不赘言了。

我在阅读照片下方的讨论时,想起了自己的另一位台湾友人。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话语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控":喜欢就两岸时局发表长文,也因此在中国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社交媒体上成为一名拥有众多粉丝及论敌的"公知"、"红人"。在一篇转载率极高的长文中,他以一个台湾人的口吻向大陆年轻人解释,为什么台湾人现在不认同"中国"。文中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台湾人民常常说,其实民进党的最佳助选员就是最反对民进党的中国共产党","台湾人来大陆,蓝的会变绿的,绿的会变成深绿"。前者是指中国政府咄咄逼人的对台政策(如96年飞弹危机、中国在各种国际组织上驱逐台湾代表等),导致台湾老百姓"反弹性"地支持对华强硬的民进党。后者则是说台湾人来大陆后,由于遭到种种不公正或"非国民"、"被防范"的待遇(如进入西藏必须和外国人一样申请入藏函,参观景点要支付比中国人更贵的门票,无中国身份证不能入住旅店等),而对"中国"产生疏离和厌弃。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中国特色的家居消费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How to Get into Medical School

A tested blueprint to approach the daunting admissions process with both confidence and succes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for just $29.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特色的家居消费
Oct 14th 2013, 01:28

金九银十,是中国传统零售业的好日子。除了天气原因外,中国的"十一"黄金周向来被商家看中,各种活动、折扣都在这个时候重磅推出。除了春节外,这是中国人难得的长假,不外出旅游的留守人士,多少得安排个时间花钱购物。上海政府在这个时候组织购物节,希望为拉动内需添砖加瓦。从官方公布的数字来看,去年购物节期间销售同比增长了11.6%。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自然还是服饰,家居用品增长了10.4%,属于拉后腿的小伙伴。

和服装、化妆品这些快销品不同,家居品的季节性并没有这么强,它在中国还属于孵化期的产业。时尚人士可能一年买N双鞋,但未必一年会添一次杯子。去各种成功人士的家里,端出一次性纸杯宴客的大有人在。就算做活动,家居品也多是蜻蜓点水的9折,85折,到8折了就要扼腕割肉了。再加上商场做活动的时候,家居楼层的消费额不是同等累计,满300送多少的优惠都将家居层排除在外。

需要,才是消费的原始推动力,这对于家居业来说更是黄金法则。大到家具小到餐碟,都占地费钱,而又不能像GUCCI、LV一样穿着到处显摆。在传统的百货业态中,家居品类一般集中在两类,一是餐厨,二是床品。餐厨中又以不锈钢锅和骨瓷餐具为主。这些品类主打家居业的刚性需求,比如装修、比如婚庆。经过一个夏天的密集硬装修期,9月新房多已收尾,软装开始登场,乔迁新居的时候,那些老物件是不会再搬过来的,所以昂贵的家居用品才有资格随主人住新家。加上10月前后又是婚庆旺季,中国人历来在结婚这件事上舍得花大价钱。看看家纺柜台就知道,一般款式的常年打折,但红色绣花,金色带流苏的喜庆套装,是一分钱也不会少的。原先嫁女儿要缝被子,如今不流行苏州软缎和棉花胎了。那床上用品总要买上几套,这时候要再讲价钱,也实在过意不去。但如果一直将产品储备集中在刚性需求上,家居业永远没有明天,毕竟大部分人一生只结一次婚。

每年的9月1号,是宜家的目录册发行日。这本册子可能是全世界对外发行量最大的印刷品,宜家为此花费了很多精力。在瑞典阿姆霍特的宜家总部,有一个单独的楼是专门用来拍摄目录册的,除了设计师和庞大的道具间外,那里有一个缝纫室,一个面目姣好的小伙专门负责熨烫,比如桌布,比如窗帘,比如挂在衣橱里的白衬衫。去过那儿的媒体人人羡慕。目录册上会登出详细的新品信息,这会给宜家带来一个销售高潮。加上黄金周的推动,家居品需要客户去体验,只有让客人走进来才能有销售。

卢臣泰是在百货公司里售卖的为数不多的瓷器品牌。它在德国有上百年的历史,旗下高档的有范思哲合作瓷器,也有适合中产和年轻客人的多种产品线。但从多年的销售状况看,还是那个带着鲜明LOGO的范家系列最有卖头,它们成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送礼佳品。从中秋,一直到元旦,新年,销量慢慢回弹,和其它季度相比会有大致20% 的上升幅度,当然这些喜欢美杜莎的客人也偶尔会接受清新雅致的产品线,选择作为自用,习惯总是这么培养起来的。

除了主流商圈外,上海的很多家居品都还处于街边店状态,规模小,个性化突出,很多以设计师自创品牌出现。艺术家海晨的海上青花陶瓷店,已经在外滩开了近十年。据海晨自己说,她虽然在旅游景点,但很少做游客生意,买她东西的还是本地居民为主,有国际友人,但大多生活在这里。 八到十月是海晨的上新期,比如去年夏天的"鸟事", 各大时尚媒体争相报道,进而带来销售旺季。作为手工设计作品,海晨说自己也算是靠天吃饭,太冷太热都不出货。没了货,什么金呀银的都和她没关系。所以规律这个事,得先有量了再说,质变永远得从量变开始。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邮箱:shirley.xue@ftchinese.com)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中国9月CPI同比上涨3.1%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9月CPI同比上涨3.1%
Oct 14th 2013, 03:10

中国9月数据显示经济活动继续回暖,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创下7个月新高,而生产价格指数跌幅进一步收窄。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在8月稍稍放缓之后,9月提速至3.1%,环比上涨0.8%,主要推动因素是猪牛肉和鲜菜水果价格。虽然月度CPI涨幅重回"3时代",但全年通胀看上去不大可能超过3.5%的官方"上限"。

与此同时,衡量货物出厂价格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同比跌幅在9月进一步放缓至1.6%,环比微涨0.2%,为深受利润率过低和产能过剩困扰的中国制造商带来了一丝曙光。中国PPI自2012年3月份以来始终处于下跌之中,但跌幅缓步收窄——8月时跌幅为1.6%,7月跌幅更达到2.3%。

本周五中国还将发布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产出、社会零售和固定投资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美国监管机构对摩根大通过河拆桥?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Creating iOS Games: Beginner Course

Marin Todorov teaches you how to create an iPhone game easily and simply using Cocos2d in this $99 online course.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监管机构对摩根大通过河拆桥?
Oct 14th 2013, 07:09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上周五表示:"我们没有那么蠢。"他解释称,收购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和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时并非没有考虑相关法律义务。

2008年,戴蒙寻求并获得了美国证交会(SEC)的保证,即在收购完成后,证交会在审查贝尔斯登任何可能的违规时,考虑摩根大通"在相关基本活动中的角色,或者更准确而言是认为其在其中没有责任。"这些话出现在时任美国证交会执法主管琳达•汤姆森(Linda Thomsen)写的"安慰函"中。

现在这份"安慰函"并未提供多大的慰藉。5年过去了,汤姆森关于摩根大通"没有责任"的指导说法,似乎并未被其他官员放在心上。

由于潜在诉讼损失而计入92亿美元诉讼费用之后,摩根大通上周报告了戴蒙任内的首次季度亏损。

这些诉讼费用中的一大部分与贝尔斯登和华盛顿互惠银行的活动有关。2008年,美国政府曾十分乐见这两家机构得到摩根大通的纾困。

摩根大通的文件显示,粗略估算,该公司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投资者80%的亏损实际上是来自贝尔斯登和华盛顿互惠银行发行的证券。

纽约州总检察长埃里克•施奈德曼(Eric Schneiderman)已对摩根大通提起诉讼,指控贝尔斯登涉嫌将劣等抵押贷款打包进债券并出售给投资者,从而导致后者蒙受大幅亏损。

由共和党人埃德•德马科(Ed DeMarco)担任代理局长的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任命两家原告律所,就其他抵押贷款不当销售活动起诉摩根大通和其他一些银行。

美国总检察长埃里克•霍尔德(Eric Holder)正在努力协调所有监管机构同意就抵押贷款证券与摩根大通达成110亿美元的和解协议。霍尔德本月与戴蒙在司法部进行了会谈。

政府立场的改变让整个行业不寒而栗。富国银行(Wells Fargo)首席财务官蒂姆•斯隆(Tim Sloan)指出,该行也是通过"大量收购"壮大的,这让其管理层明白了尽职调查的重要性。

他表示:"毫无疑问,规则已经改变。"

"对整个行业来说,标准和规则(无论公平与否)已经改变。过分指责我们的某些竞争对手是不公平的,因为……没有人会猜测出新的解释和新的法律立场。这是一个全新的局面。"

美国司法部今年援引1989年出台的《金融机构改革、复苏和执行法》(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form, Recovery and Enforcement Act),在目前针对银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的调查中,成功对这些银行做出了两项法律裁决。

一位曾担任过检察官、目前私人执业的人士表示:"6年过去了(没有任何案子)。而现在(美国司法部)将进一步破坏这些银行的稳定。在我看来,这样做能实现什么真正目标的时机已经过去了。"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也在危机期做出了美林(Merrill Lynch)和Countrywide两项大收购,现在该行发现自己陷入与摩根大通类似的处境。

2011年,美国司法部对Countrywide及其董事长安吉罗•莫兹罗(Angelo Mozilo)展开刑事调查。莫兹罗还与美国证交会就一起民事欺诈诉讼达成和解,原因是该公司涉嫌"为了抢占并保持市场份额而冒的重大信用风险"误导投资者。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媒体札记:理中客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媒体札记:理中客
Oct 14th 2013, 07:58

理中客是可耻的吗?或者说,在当下中国,理中客还有意义吗?

这两个本来应该没有太多悬念的命题,因为夏俊峰身后风波,而变成必须站队的逼问,甚至导致一些本属意气相投的知识分子就此割席绝交。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国庆日,亦是夏俊峰"头七"祭日,其妻张晶携子夏健强分别手捧骨灰和遗像出殡——对夏家的同情支持者而言,这个日子再完美不过,可以用来向中共政权表达最强烈的讽刺和抗议。于是,当习近平率同僚于天安门广场冒雨祭拜人民英雄纪念牌之时,网络异议者则为"全国各地上百名网友到场送别夏俊峰、车队集体鸣笛"而欣慰。

也恰恰就是在前一天晚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官方网站再度就"小贩之死"解释核准处决理由,重申"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是适当的"、"夏俊峰持刀捅刺的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

人死不能复生——至此,中国版的"小贩之死"留下"秋凉夏已逝,冬酷春未来;月黑峰独俊,到时花自开"的挽联后,本应已渐入沉寂。但是,9月28日凌晨出现在天涯论坛上的一则帖子,仿佛引燃了定时炸弹的导火索,令夏俊峰死后难得安宁,也令已经因他而撕裂的中国社会再度流血不止。

《作为一个美术专业的研究僧,不是我阴暗,夏俊峰的儿子的画作确实可疑》——从标题开始,这篇帖子就质疑"有心之士利用无辜的孩子做文章",并根据逐图分析,猜测这个十几岁的孩子"不是被人引导,就是模仿,也可能是有枪手"。

其实,这也并非夏健强的画作真伪第一次被怀疑。四年以来,那些夏家声援者自是对强强绘画天分不吝溢美,并在其丧父后将那些画作奉为缅怀信物,但,也总有疑云徘徊,根据几段记录作画过程的现场视频指控"高人代笔"。功不唐捐,10月1日起,这些质疑者终于等来了最有力的证据:天涯社区中,开始有人对比展示强强画作与著名漫画家几米的作品,指控"剽窃"、"抄袭"。

受此启发,像@徽通社这样的微博揭批者接力而至。10月5日早晨,一个名叫"芳芳992009"的微博账号,以"对比图不完全一览"的方式,几近盖棺论定。

从@芳芳992009的过往发言记录来看,她不仅工于美术专业,就在揭发强强"剽窃"前几日,还曾经自称"实实在在为那个孩子痛哭了好几回"、"在孩子的画里我看到一个沉默不安的灵魂"。她所不屑的,是像律师陈有西这样"道貌岸然的刽子手"把夏俊峰一案"从一出人间悲剧炒成英雄剧",而作为母亲,张晶又过于夸大强强的天才:"别再逼孩子了,让他爱画什么画什么,不画更轻松;别再义卖,找画家合作,放了他,他已经江郎快才尽,等不到你们期许的大肆发达已经抓狂。你们确实不懂画画、创作的压力。他可以画但不是天才";"如果遗孤遗孀们早点把兜里的钱、房子都交出去,该赔的赔该还的还,剩下自己去直面惨淡的人生,丈夫男人还会横遭牢狱和死刑吗!大伙会瞧笑话不捐助吗?"

这些对"炒作"的斥责,最终通过对二十余幅相像画面的逐一对比而得到强力支撑。此外,更有一幅强强作画时的照片,@芳芳992009圈注猜疑当时放在孩子面前的物体正是几米画册中的一页。"有图有真相"之后,结语中满是对强强画作出版商路金波以及张晶的奚落:"不是说是原创么?不是说想着爸爸画出来的吗?那么多网友还有各类异术家不吝赞美之词,说构图好色彩感觉好想法好,这些有一样真原创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米利班德:聪明的马克思主义者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Creating iOS Games: Beginner Course

Marin Todorov teaches you how to create an iPhone game easily and simply using Cocos2d in this $99 online course.
From our sponsors
米利班德:聪明的马克思主义者
Oct 13th 2013, 21:48

我在车站站台上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拉尔夫•米利班德(Ralph Miliband,见右图)的《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国家》(The State in Capitalist Society)时,旁边一位女士发现了。她热切地问道:"这本书现在还出版吗?"

我答道:"应该不出版了。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躺了近40年。但现在有人在亚马逊(Amazon)上卖这本书,标价200多英镑。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力量。"她大笑。

我觉得我手头这本卖不出那个价。按照亚马逊的产品描述规则,这本封面破旧、用铅笔划满横线的旧书,可能只能勉强归到"成色尚可接受"那一档。

上世纪70年代,我的那些大学老师(他们当时几乎全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米利班德推崇至极。而如今,我怀疑,在《每日邮报》(Daily Mail)发表那篇引发争议的文章之前,现在的学生可能都从未听说过米利班德这个人。那篇文章将已于1994年去世的米利班德称为"那个仇恨英国的人",并宣称,他的儿子、有"红色埃德"(Red Ed)之称的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打算"恢复社会主义",从而向父亲致敬,而"每一个爱国者都应对此感到警惕"。

我不记得这本书的内容了,尽管那些铅笔标记表明,我曾经完整地读过这本书。

《每日邮报》那篇文章引发的风波激起了我的兴致,我几十年来首次重新翻开这本书,随便翻了几页,就被吸引住了。

这不仅是因为该书文笔优美(米利班德也曾是一名这样的难民——随着纳粹兴起而逃到英国、又炉火纯青地掌握了英语),还因为这本写于45年前的书竟准确地预见到今日的商业状况。

我从来没有信仰过马克思主义。此外,这套理论孕育出的一些共产主义社会残暴而贫穷。但我确实已开始欣赏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它关注人在经济中的位置,而不是他们宣称的信仰。

从比利时来到英国的米利班德写作该书之际,许多人主张,民主是一场不可能被任何利益集团完全主导的竞争,以社会精英自居的经理人正在创造"高尚的企业",服务于顾客和社会,而不仅仅是企业所有者。

米利班德清楚地预见到了情况的走向:由于需要在竞争激烈、日益国际化的市场中盈利,这些美好的愿望将落空。实际情况往往也确实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说"高尚企业"不是更动听一些吗?)对那些企业高管而言并非易事——他们一方面确实致力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将生产外包给血汗工厂,或者在承诺给员工的养老金方面耍花招。

而关于精英主义,米利班德预言到,管理职位的专业化将导致人们对正式的大学学历需求上升,而这将有利于那些相对富裕家庭的子女,从而加大财富和机遇差距。

他还预见到企业将拥有巨大的游说能力。如今,企业整天唠叨着投资者可能会丧失信心,并一次次成功说服政府赋予它们一些显然违背公众利益的特权(正如银行业危机爆发前几年的情况)。

但与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一样,米利班德在书中对这样一个问题的解释十分牵强。这个问题就是:尽管保守党在解决这些不公平问题时最多算蜻蜓点水般点到为止,但绝大多数工人阶级仍一直投票支持他们,这是为什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展望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Creating iOS Games: Beginner Course

Marin Todorov teaches you how to create an iPhone game easily and simply using Cocos2d in this $99 online course.
From our sponsors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展望
Oct 13th 2013, 21:47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输出人民币是主要目标,具体渠道主要可以归为三类:贸易项下的跨境流动,金融与资本项下的跨境流动,离岸金融中心的人民币流动,而这些流动都是在庞大的官方外汇储备,这条金融航母的保驾护航之下进行的。目前整体发展的趋势是:贸易项下的人民币结算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发展迅速;金融与资本项目下管制仍然较多,但部分项目的放松趋势比较明显;以香港为主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模式面临瓶颈,而伦敦、新加坡与中国台湾等离岸新星缓慢升起。

人民币周边化:亚洲货币锚

人民币周边化的推进得益于中国前期的积累,其一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人民币通过长期钉住美元赢得的东盟货币锚地位;其二是通过亚洲工厂连接起来的广泛贸易联系和交错的实际资本投资网络;其三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后地缘辐射能力的提升。贸易与投资结算是人民币周边化和亚洲化的主要推力,其它的看点还在于跨境贷款与中日韩货币贸易合作。

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第一步,即充当区域贸易结算货币方面,已取得实质上的突破。过去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是市场的自觉行为,而近年来,已改由政府推动人民币为结算货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措施中得到政策明确支持并优先发展的领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表示要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工作,扩大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支持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逐步开展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

截止到2013年3月,中国已经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等8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的协议,与港澳、东盟国家实行人民币结算试点;而在储备货币方面,由于受限于人民币非兑换货币,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官方承认人民币为储备货币。在官方正式推进人民币为结算货币前,人民币已事实上成为周边国家的"硬通货",再加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实施,以及中国已和多个周边国家签订了超过2万亿的货币互换协议。

人民币对亚洲其它经济体贸易结算会随着中国地缘影响力的扩散而扩大。一方面,首先是人民币周边化,主要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试验场,其基础是中国在亚洲贸易进化的过程中获得的亚洲工厂核心地位,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将始终保持主导和强势地位。另一方面,以"清迈协议"为代表的货币互换协议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为平台,中国与亚洲发达经济体合作,在东亚这个"软美元区"逐步推进区去美元化的同时,实现人民币的亚洲化。鉴于欧元区的教训和亚洲经济体的多样性,我们认为出现亚元的机会并不大;但是,在人民币亚洲化过程中,中国将尽全力争取区域货币合作时的主动,以求人民币在未来的领导地位。同时,对这些经济体贸易的人民币结算同时会伴随着与这些经济体货币互换协议规模的扩大、资产收储(官方)和本币跨境信贷提升(民间)。

中国的"贸易人民币"战略是与外贸去欧美化的战略并行的。将长期处于去杠杆痛苦过程的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显然难以拉动中国外贸的高速增长,甚至原市场还有萎缩的迹象。要挤占欧元、美元和日元的贸易结算空间,战略重点自然在新兴经济体。而基于贸易关系的人民币结算正是人民币的亚洲化与金砖化的基础,其成长空间是十分巨大的。中国与亚洲和其它金砖国家在2012年的贸易规模为12.5万亿人民币,占总对外贸易规模的57.2%;而同年人民币对外贸易结算规模达到1.86万亿,占对外贸易规模的12.1%。考虑到未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特别是金砖国家合作的深入,人民币有巨大贸易结算空间;在2013年第一季度,人民币结算的对外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6.4%,预计5年内该比率能够突破32%,届时,人民币将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全球第三大贸易结算货币,人民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国际化将取得显著进展。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三部女权反省之作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Exotic travel ideas.

Searching for your next vacation destination? Subscribe to Off The Beaten Path, a newsletter featuring captivating locales to help you to plan your next trip.
From our sponsors
三部女权反省之作
Oct 13th 2013, 21:48

有时候新书看起来有点像公共汽车,等半天一辆都不来,一来就来三四辆。某个话题几年都没有出现值得注意的新书,然后突然一下同时出现三四本。眼下,有关女性问题的新书在美国就一下子冒出了好几本。今年早些时候,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里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出版了一本高调而引发争议的书——《向前一步》(Lean In)。该书鼓励女性努力追寻职场梦,并主张,高级别职位中女性如此罕见不应完全归咎于体制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女性糟糕的职业选择导致她们自毁前途。

一些女性对这本书深恶痛绝,她们反感富有的桑德伯格提出的任何建议。其他女性(包括我在内)则认为这本书很有说服力。无论如何,《向前一步》冲上了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如今在全世界的销量已逾1百万本——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无数所谓的"向前一步"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团体的目的是为职场中的女性提供支持。

但紧随桑德伯格那本(集可读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的)新书之后,另一本由前美国国务院官员安妮-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与人合写的书也将很快问世。这本书同样有可能引发争议,因为去年斯劳特曾写过一篇同样高调而惊世骇俗的文章,这篇文章的角度与桑德伯格略微不同。最值得注意的是,斯劳特坚称目前仍存在极大的体制阻力,阻止妇女"登上职场的顶峰"。她认为,这种阻力如此强大,以至于指望妇女仅仅通过努力(或者说"向前一步(leaning in)")就能晋升是一种谬论。

不过,在斯劳特的新书问世之前,眼下甚至还有一本新书正在热销。这第三本惊世之作来自纽约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院长徳沃拉•斯帕尔(Debora Spar),一位充满魅力的女性。这本书标题醒目,名为《女超人:性、权力和完美主义》(Wonder Women: Sex, Power and the Quest for Perfection),并且写作风格生动活泼,极具个人特色。不过该书与另外两本书一样,也试图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最近几十年来女性在法律权利、受教育机会和职业选择方面的地位已"享受到"巨大提升,但西方商界和政界顶级职位中女性的身影依然比较罕见,这是为什么?

遗憾的是,斯帕尔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特别简单的答案,或曰解决方案。她实际上在斯劳特和桑德伯格之间采取了中间路线。她声称,尽管有的女性确实是自毁前途,但其他许多女性则是被障碍重重的体制压垮的。不过,她提出的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条建议是,女性不应只知道"向前一步(lean in)",还应放下得失心。她们不应力求完美,而应该接受一个事实:那些广告、女性杂志乃至一些围绕《向前一步》的辩论,向女性灌输的所有那些光鲜形象,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她写道:"我们这一代人犯了个错误,我们努力为女权主义做抗争,并取得了许多胜利。然而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把这些抗争和胜利解读为完善自身的途径。我们把女权主义'私人化'了,只关注自己的梦想以及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她认为,女性如今必须打破"女性完美主义的迷思,代之以更具可行性和更灵活的梦想……这种梦想既承认女性的抱负,也承认身为女性所不可避免会面临的种种障碍"。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英国购房援助计划在帮谁?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Compare Hotels

Find great prices for amazing hotels wherever your next destination may be. It's simple to search 100+ sites at once!
From our sponsors
英国购房援助计划在帮谁?
Oct 13th 2013, 21:48

英国并不像拿破仑(Napoleon)所说,是个小店主之国,而是房地产投机者之国。正因此,一个名义上奉行财政紧缩的政府,决定动用多达1300亿英镑的财政资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实施"购房援助计划"(Help to Buy),为抵押贷款提供担保。政府声称帮助的对象是首次买房者。但事实上,该计划的受益者是那些希望维持高房价的人:目前的有房者、银行和住宅开发商。面对着一个将房价维持在离谱水平的阴谋,政府所做的却是推波助澜。

计划分为两部分。首先,政府提供一部分房屋抵押贷款。根据计划,对于价值不高于60万英镑的新建房地产,政府将提供最高达房价20%的贷款,购房者只需支付5%的首付。计划的成本预计为35亿英镑,旨在帮助8万名新房买主。第二部分是抵押贷款担保——等同于美国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对于价值不高于60万英镑的房地产,政府将向银行提供最高为贷款额15%的担保。这可以将银行的风险限制在房地产价格的80%以下——哪怕它们放出的贷款能达到房价的95%。

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认为新计划将纠正"银行业失灵",这一现象导致银行业向购房者索要高额首付。但这算是市场失灵吗?不,这只是审慎,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尤其应当审慎。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计划帮助的不是穷人,而是现金紧缺的人。即便是按6:1的比率算,一个家庭如要为购买一处60万英镑的房产借入95%的抵押贷款,家庭年收入也得达到9.5万英镑才负担得起这笔贷款,比双职工家庭平均收入的两倍还高。

为解决英国繁荣地区高房价问题而采取促需求的政策是荒唐的。它或许能稍微增加供应,但代价是将价格进一步抬到比没有这项政策更高。增加供应的方法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政治上无异于异想天开:开辟大量土地供开发,并征收高额地价税,强迫开发商建设。20世纪70年代,英国每年新建30万套住宅。但在2001至2011年间,每年新建住宅只有18.8万套,而人口年增长约350万。

问题根本就是供应,傻瓜!解决供应问题之所以没有成为政策重点,是因为这样做将太不得人心、太过危险。

太不得人心,是因为"邻避"(Nimby,"别在我家后院"(not in my back yard)的缩写)军团的坚决反对。"保护英格兰农村运动"(Campaign to Protect Rural England)——在我看来应该是"遏制英格兰城市运动"——将竭力反对。可用于建设住宅的"土地银行"的所有者和目前的有房者也会极力阻挠。对任何政府而言,这些游说团体都是可怕的力量。政府也不会与他们磋商。政府当初曾讨论过放松英国对土地使用格外严格的限制,但成果甚微。

放松限制也是有风险的,因为它可能危及英国银行业的稳定。在上月一次关于货币银行学的精彩讲座中,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前主席特纳勋爵(Lord Adair Turner)提到,英国银行的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对现有房地产的购买。2009年,住房抵押贷款占据了所有银行贷款的64%,比例惊人。余下近13%是商业房地产贷款,12%是无担保的个人贷款,只有12%是其他企业贷款。总体来看,房地产相关贷款占据了所有贷款的76%。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年三季度至2013年二季度期间,英国银行和建房互助会共减记了800亿英镑的贷款,其中只有4.4%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这些贷款与住房一样安全。一大原因是,与爱尔兰、西班牙或美国不同,危机后英国房价下跌并不严重。2013年8月,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实际房价仅比危机前峰值下跌了15%,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谷值高140%。此外,对供应的限制在维持高房价的同时,也抑制了危机前的建房热。严格的供应限制实际上救了英国。

如果房地产供应放松监管、加大马力,可能将招致金融和政治灾难。这一可恶体系的受害者是那些在社会中不断向上攀爬的年轻人,他们要么根本无法买房,要么成为终身"房奴"。购房援助计划的政治玄机在于,它表面上是在帮助这些不幸的受害者,事实上却在帮助那些"嫌疑犯":银行、有房者、邻避军团,如果它制造出又一场房地产繁荣的话,受益者还包括政府。

大臣们佯称担保纯粹是临时性的计划。但没什么比这更不靠谱的了:临时的计划往往延续很久。

政府为高得吓人的房价又增添了保障。恐怕英国一时半会是逃不出这个陷阱了。

译者/徐天辰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50 Ideas:廉价和免费信息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Fun with Brazilian Portuguese

Learn the tips and tricks to speak colloquial Portuguese in a natural and confident manner. Enroll today for just $69!
From our sponsors
50 Ideas:廉价和免费信息
Oct 13th 2013, 21:49

人们现在有更多的渠道获取廉价、而且常常是免费的信息,这已对商业和社会产生了影响。

Twitter这类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了中东和非洲一些政府的倒台。维基解密(WikiLeaks)则通过发布敏感的政府和商业信息,引发了全球争议。

一些人在网上免费且大多是非法地共享影片和音乐,给内容所有者带来了重大损失。谷歌(Google)、雅虎(Yahoo!)和其他内容聚合方,通过提供方便用户操作的搜索功能,降低了网上免费信息的获取难度。这导致许多消费者减少了报纸和杂志的阅读量。

同时,政府正向科学期刊施压,迫使他们免费公开学术论文——这些论文通常是在纳税人的资助下完成的。这有可能伤及以里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为首的学术出版集团的利益。

为应对这种情况,企业正在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随着合法的数字产品经销方得到更普遍的接受,全球音乐产业在去年恢复了增长,这是1999年以来的头一次。这些经销方包括苹果(Apple)的iTunes、以及Spotify和Deezer等流媒体服务。

现在,越来越多的报纸设立了"收费墙"(paywall),想以新的方式把自己的内容转化为金钱。一些报纸允许用户免费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用户再想阅读就得付费。谷歌正针对其部分YouTube专业视频频道推出一项订阅服务,以开辟在线广告之外的又一收入来源。

市场情报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16年,美国通过个人电脑访问互联网的用户数将从去年的2.40亿减少至2.25亿;同期,通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的用户数将从1.74亿增加至2.65亿。如果内容所有者能找到抓人眼球、富有想象力而且简单的内容收费方式,那么他们有可能会吸引到一批新的付费用户。

译者/沈希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中国地产商进军纽约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地产商进军纽约
Oct 13th 2013, 21:52

中国国有房地产开发商绿地集团(Greenland Group)将持有纽约Atlantic Yards楼盘的多数股权,这笔交易预计将成为中国对美国地产的最大投资。

据绿地集团介绍,该集团将在与Forest City Ratner Companies的合资项目中持有70%的股权,开发这个位于布鲁克林区内、面积达22英亩的商业和住宅项目,总投资很可能超过50亿美元。

过去一年里,为推动业务多元化而寻找新市场的中国房地产公司开始进入美国。此前20年里他们几乎将所有投资都放在中国国内。

Atlantic Yards开发项目预计将包括15幢高楼。该项目将轻而易举地在规模和总投资上成为中国开发商对美国的最大投资。该项目还将使绿地置身于纽约几十年来最大市区重建项目之一的中心,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该项目迟迟未能上马。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表示:"绿地集团相信美国市场行情看涨。"

"美国经济正在复苏,这为市场带来了充足的流动性,也带来了稳定回报。房地产开发前景总体上十分乐观。"

绿地集团与Forest City Ratner达成的协议是一份谅解备忘录。参与谈判的一位顾问表示,两家企业计划在明年中正式完成他们的合资程序。

绿地集团表示,住宅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将面向中国投资者和移民,同时包括纽约"白领"人士。

在过去一年里,其他进入美国的中国开发商还包括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万科(Vanke)——该公司正联合开发旧金山的一个豪华高层住宅项目,以及北京鑫源(Xinyuan)——该公司在纽约收购了一块两英亩的公寓楼地块。

译者/简易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金融时报: 新一代教育初创企业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Exotic travel ideas.

Searching for your next vacation destination? Subscribe to Off The Beaten Path, a newsletter featuring captivating locales to help you to plan your next trip.
From our sponsors
新一代教育初创企业
Oct 13th 2013, 22:11

五年来,斯蒂芬妮•杜瓦(Stephanie Dua,见上图)一直在密切关注美国公共教育领域的变化。

担任纽约市公立学校基金(Fund for Public Schools)首席执行官时,杜瓦曾负责募集来自私人领域的资金,以支持公共教育领域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按照"通用核心标准"(Common Core,为英语和数学设置标准)培训教师,完善学校图书馆,以及开设一条面向家长的热线服务电话。但在2011年,她决定做出改变——加入纽约市教育专业人士日渐庞大的创业大军。

在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的领导下,纽约成为了教育创新的实验场。为改善纽约市学校的教学现状——这些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布隆伯格鼓励教育领域的企业家和创新者将自己的构想应用于教学实践。纽约科技发达、创业氛围浓厚,很多人已将这里当做大本营,并在这里找到了资金和人才。

来自谷歌(Google)以及Facebook的投资,使纽约成为一块吸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计算机科学家和设计师。教育科技公司所肩负的社会使命感,对已经获得高薪的青年才俊也颇有吸引力。

杜瓦在教育改革领域工作了10年,她发现,即便拥有资金和更好的工具,改变教育体系及教学效果也非常困难。尤其令人感到担忧的是,10岁以下儿童的阅读能力——预示他们未来学业成就的关键指标——普遍较低。杜瓦总结道,虽然学校系统极难改变,但父母借助正确的工具来"改变自己子女的命运并没有那么困难"。

经过一番完善之后,杜瓦从私人投资者那里筹集了220万美元种子资金,以创办Homer。该公司主要开发针对平板设备的应用,以帮助孩子学习认字。她拥有一个由读写专家、程序员以及设计师组成的团队,团队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已达到15人左右。Homer在布鲁克林区的办公室和3D打印公司MakerBot位于同一栋楼内。

杜瓦表示:"我创业不是为了能显摆自己是企业家,拥有一家科技初创企业。"她试图解决的难题是,"孩子们需要通过一种贴心得多的体验,来培养他们的读写技能"。

她的创业灵感源于帮助女儿学习认字时的经历。当时,她发现市面上的此类图书都不合用。她还拥有在公立学校基金任职时积累起来的人脉网。杜瓦从改进早期识字工具开始做起,觉得自己或许最终能够引发大规模的变革。杜瓦在Homer应用的外观以及用户体验方面投入巨大,再创了传统儿童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同时摒弃了当代很多儿童读物中那种"欢快"的人物形象。

杜瓦称,平板设备非常适合低龄儿童,因为它让人很容易沉浸其中,并且具有很好的互动性。

杜瓦的宏图壮志以及创业经历,凸显出教育科技领域新涌现出的一股乐观情绪,这一点在硅谷和纽约这两个科技中心表现得尤为明显。曾经因为教育科技企业的好高骛远以及糟糕的营收表现而反复吃亏的投资者,如今又回到了这一领域。他们相信,这一次情况将有所不同。

投资者感到,教育产业即将产生突破性进展。在布隆伯格的领导下,纽约市一直努力让企业家参与教育改革,这种态度已使该市在吸引新成立的教育科技企业方面具备了一项优势。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