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星期一

金融时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要混”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Got an anatomy exam soon?

Use the most efficient tool to learn anatomy and be prepared for your next exam like no one else. Make your anatomy learning experience an unforgettable one.
From our sponsors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要混"
Oct 28th 2013, 09:34

我要是站在肯尼斯·阿罗(Kenneth J.Arrow)的面前,可能会紧张得说不出话:这可是20世纪最具有原创力的经济学大师啊。但是,我要是走进乔治·施蒂格勒的办公室,可能会很快放松下来,甚至还敢鼓足勇气和教授开个玩笑。我读着他的自传Memoirs of an unregulated economist(中译本《乔治·施蒂格勒回忆录: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白》),仿佛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

施蒂格勒天性爱热闹。他说,好的大学应该在大城市里,因为这里人多,各色人才都有,有一种多语言、多文化、兼容并包的氛围。偏僻的大学只会形成一个书呆子的小圈子。他还说,经济学研究最好是多跟别人合作,和别人合作10篇论文的影响力,一定比自己单独写5篇更大。

施蒂格勒出生在美国西雅图附近的一个小镇,父母都是刚到美国的移民。施蒂格勒从小喜欢读书,但也没有看出什么天才的迹象。他本科读的是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了不少工商管理的功课,然后到西北大学读了个硕士,基本上还是商科为主。他爸爸是个小房地产商,所以施蒂格勒学了不少"房地产开发"的课程。到申请博士生的时候,他阴差阳错地到了芝加哥大学。当时,哥伦比亚大学给他的录取通知书上生硬地写到:"你必须在6月10日之前开一个25美元的账户",哈佛大学给他的通知书是系秘写的,只有芝加哥大学的回复是系主任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亲笔信。

施蒂格勒天性散漫,在研究生阶段没怎么花时间苦攻数学和统计学,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经济思想史的。这么混下去,他很可能只是个二流学校的被边缘化的老师。施蒂格勒的经济学"手艺",更多的是"在干中学"。他后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当时恰好是二战期间,就像经济学家这样的闲杂人员也被调动起来,研究各种战时问题。他研究过飞机对各种口径火炮的承受能力、驱逐舰的鱼雷发射、曼哈顿岛如果遭到轰炸如何疏散等问题。二战之后,他参加了国民经济研究局,在那里慢慢摸索出来如何使用数据和计量模型。

1958年施蒂格勒重返芝加哥大学,在这里他才算找到了组织。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一直人才济济,但特色并不鲜明。奈特和维纳可能自由主义色彩更重,但保罗·道格拉斯却主张政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奥斯卡·兰格更是一个铁杆社会主义者。弥尔顿·弗里德曼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弗里德曼是百年不遇的天才,他专业研究之精深自不待言,更为"稀缺"的是,要论公共辩论,几乎找不到和他旗鼓相当的对手。弗里德曼的思路如闪电一般迅捷,又善于激怒对手。弗里德曼说的也不是每次都对,但他的对手常常要回家好好想几天,才能琢磨出他思路中的逻辑错误。弗里德曼的大舅子艾伦·迪莱克特是芝加哥大学法律系的传奇人物,据说他不写论文不出书,甚至不上课,就是喜欢跟人辩论,但圈内的人公认他最牛逼。科斯后来也到了芝加哥。施蒂格勒讲过"科斯定理"的故事。科斯写了一篇文章,不同意庇古提出的解决外部不经济的办法。大家都觉得像科斯这样的大家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于是,他们相约在艾伦·迪莱克特家里讨论这个问题。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反对科斯。中途,弗里德曼突然说:"我们错了,科斯才对",他开始调转枪口攻击其他同事。最后,所有的人都被科斯,以及弗里德曼说服。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