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星期五

金融时报: FT社评:中国应对能源安全更有信心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中文网每日新闻 
Refresh your vocabulary.

Learn a new word everyday by subscribing to Word of the Day. A great tool if you're studying for the GRE, GMAT or LSAT, or simply want to enhance your lexicon.
From our sponsors
FT社评:中国应对能源安全更有信心
Oct 11th 2013, 08:36

最近几年,"资源战争"这一概念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认为,石油、天然气、矿产以及水资源的短缺,预示着国际局势未来将变得越来越紧张。

然而,过去几十年里,虽然资源在全球的分配已彻底改变,却并没有因此爆发过武力冲突。

美国能源信息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本周宣布,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这一事实反映出发达世界与新兴经济体之间资源消费的此消彼长。

1970年,富国俱乐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石油消费量相当于世界石油产量的75%;今天,这一比例已不到50%。

就像任何经济学家都能预见到的那样,资源流动的这种再分配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

由于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油价已被进一步推高,促使发达国家消费者减少开车、使用节能汽车和换用天然气等替代能源。

在美国,高油价还引发了供应面的变动,主要表现为页岩油繁荣,这缓解了上述调整带来的压力。

20世纪的历史表明,资源冲突确实可能发生,但自1945年以来,大的趋势是——市场已然在发挥作用。发达经济体若想努力顺应中国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那么展开沟通、让中国明白这一事实就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的能源政策基于一种认识——即石油市场的可信度值得怀疑,而石油供应总是岌岌可危。这种认识促使北京方面采取了外界看起来不那么可取的政策立场,如不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向伊朗施压。这还助长了紧张局势,比如对南中国海油气权的强硬声索,而这种局势可能会引发真实的冲突。

在缓解中国的担忧方面,美国做得并不好。阻止中国控制加拿大尼克森(Nexen)在墨西哥湾的资产就表明,美国仍在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动机。

以贸易关系将各国联系起来,虽不能确保和平,但帮助中国提升其对本国能源安全的信心会让它成为一个更好的国际合作伙伴。在全球石油贸易中,中国所占的份量变得日益重要,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应该努力让中国相信,它仍将保持这种地位。

译者/王慧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